【山水之湄】许争辉:白水锦绣卷(散文诗)
许争辉 当你凝视伟大祖国的版图时,在青藏高原的东部,镶嵌着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----迭部。当你驱车翻越十八弯铁尺梁,一路上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举世闻名的天险腊子口之景,碧波荡漾的老龙湖,神韵飞翔的宗教佛塔,红色革命遗址俄界、茨日那毛主席故居,还有鬼斧神工的扎尕那石城,欢腾愉悦的天然牧场,休闲娱乐的林家乐园,一路美景把迭部点缀成一幅山水长卷。穿行于仙境之中的游人,仿佛徜徉于人间甜美的天堂,久久沉醉于山水之间。 举世闻名的天险腊子口距迭部县城80公里。从县城出发,沿白龙江顺流而下,313线省道68公里处向北拐至腊子口乡就到了著名的腊子口战役纪念地,这里俗称天险门户,峡谷两面悬崖峭壁对峙,仅8米见宽的狭道中腊子河奔腾而过,实有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之险。为了纪念腊子口战役中光荣牺牲的革命先烈和战役的辉煌胜利,甘肃省人民政府于1980年8月21日修建了腊子口战役纪念碑。碑宽2、5米,象征二万五千里长征,高9•16米,寓意1935年9月16日攻破天险腊子口,并其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。当年的天险如今已是柏油马路,天堑变通途,游人至此,可实地凭吊当年红军攻打天险腊子口的辉煌历史,接受红军战斗英雄事迹和爱国主义教育,在这块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镌刻着伟人文豪冲刷不掉的文字,给中华儿女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。 从丰碑少驶时分,就到了碧波粼粼的老龙湖边,沿着两岸盘旋而上的山径飞栈,就可以领略这里的风景,四周青山苍翠,林木参天,秀竹葱郁,流水成韵,蜂飞蝶舞,珍禽争鸣,奇花斗艳,碧草如茵。放眼于此景,心迷于此情,令人置于如梦如幻的仙境中,仿佛在世外桃源徜徉,久久不归。峰回路转,下榻到奇特别致的藏式阁楼,品尝产于此山此水的龙爪菜和狼肚菌,色鲜味奇,真乃是雪域高原上自产的保健珍品,饮几杯青稞酒,放开都市紧张工作的心态,与这方山水养育的藏民族共舞狂欢,跳一曲欢乐的千人锅庄舞,还有品尝古朴典雅的原始尕巴舞,让你穿越时空的邃道,让历史的明鉴在这里折射出古老的生活,让你感受藏族人民悲壮沧桑的民族发展史,丰富多彩的藏族风情,融入这清纯圣洁的人间仙境,使人文与景致得以彰显,雄奇与灵秀共存,人类与自然和谐。 扎尕那石城是迭山主脊光盖山南麓,地形奇特;可谓大自然的杰作。扎尕那是石箱子之意,实际是一座完整无缺的古石城,俗有阎王殿之称,地形极像一座完美的城市。石城北靠主峰,石城门外是一条南北十里的绿色长峡,恰似城外的绿色长廊。长廊南端高竖着两道百米对称的岩壁,犹如两堵门墩对成一座完整宏伟的石门,称为纳加石门,俗称鬼门关 ,石城四周秀峰环拱,苍松翠柏郁郁苍苍,把扎尕那4村1寺环围其中,形成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田园风光。 驱车回首十余公里,极目远眺,虎头山仿佛抬头注视麓下的沧海桑田。气候的变化,虎头山上时而浮云飘绕、时而光彩映山,山腰间林海茫茫,绿波荡漾。夏天,人们成群结队,扑向林中,在大自然的餐桌上享受惬意,紫藤彩蔓连接树木,游人躬腰穿行,偶尔传来珍禽鸣啭,偶尔看见斑斑兽迹,绿径逶迤,野花遍野,林间移步,又怕践踏花草,总让人久久怜悯不前。侧耳倾听,龙江涛声雄浑远荡,阵阵松涛翻山漫沟,在这天籁声中,隐隐约约传来电尕寺僧的诵经声和击鼓声。离开繁杂的嚣市,避开嚣市的噪音享受着天籁妙音,涤洗凡间人心,让人顿生出尘之念,遥想13世纪中叶,由元代帝师八思巴赏识的弟子巴西饶巴奉恩师回乡电尕寺弘扬主教,禅师苦修百年,这千年不变的虎头山就接纳了禅师的衣钵,仰望那虎头山上翻越千次的人间残月,深悟尘世间沧海桑田在古恒的宇宙中白驹过隙,遂发愿心普度芸芸众生,将自己化作尘世与天堂引渡的天桥,以慈悲为怀,清扫苍生脚下落满尘埃的路途,看破滚滚红尘,隐居寺中,祈祷菩萨,超脱苦海。 藏寨白塔没有冲天的声势,却有极尽圣洁的内韵,仰望纯洁的白塔,一片轻灵,一种神韵,一首歌谣,佛光在白塔顶部萦绕,给这里的一种至纯至善的诗情画意,叫谁也不能打乱这样的祥和文静。而这里的藏民族正是守着一颗虔诚的心,一点佛缘,膜拜这千年的佛塔,洗净心灵的尘埃,放飞神韵的灵魂,向往纯净的天空。 蓝天与牧草相伴,牧民与牛羊相伴,山地牧场上,绿草连绵,牛羊成群,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,龙头琴弹奏出悠扬的牧歌,广袤的草原上骏马奔驰,羊群如云,四周的茫茫林海披上了遮面的雾纱,悬挂的飞泉瀑泻炫耀着姿态,几乎无处不涌,无处不鸣;没有噪音,没有污染,没有欺诈,一切都是那么的纯真。草滩边上帐房星罗棋布,藏族阿妈背着奶桶,从花丛中轻轻地向我走来,牧人扬起鞭追赶夕阳,帐房内地毯铺展,餐桌上堆满了手抓羊肉,电视里传来欢快愉悦的美妙歌喉,幸福的牧童舞姿蹁跹,欢腾的草原热闹非凡,客人佳宾共话发展,这种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惬意无与伦比。 插箭节是藏民族祭祀山神的节日,每年农历夏季举行。它既是民俗活动又是宗教仪式,是藏族人民渴望得到山神保护的一种仪式,进而成为男女老少期盼的传统节日。即日早晨,人们扛着簇箭利斧上山敬献,以箭剁做为供奉的象征,插箭的时候还要煨桑、在桑烟滚滚中放飞风马,吹响三声白螺号,众人进行叩拜之礼,箭旗猪猎,枪炮隆隆,香柏火烟中放入五色粮食,大家异口同声高喊拉加乐,整个山谷呈现出一种神威,具有震撼苍穹之感,威风烈烈。 流淌千年的白龙江,其也有三峡,尼什峡、尼傲峡和九龙峡。三峡相隔数十里,峡中群山峥嵘,险峰对峙,长年白龙江穿峡而过,1935年红军长征路经三峡,峡内林壑幽美,温泉横溢,碧浪排空。三峡的共性之美就在于山、水、林。有山则有林,有林则有水,青山绿水,交相辉映,林泉飞泻,秀峰耸天,景象雄伟壮观,移步换景,景随情移,处处风景,四季不同。好景带来好心情,龙江三峡虽然是朴素之美,但在朴素中孕育着生机,平凡中律动着活力,谁言龙江三峡不美?它就是平凡的人生与朴素之美相融之中,彰显出生命的存在与价值,体现着西部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本质,感悟三峡,生命之峡! 多儿、阿夏是大熊猫生息繁衍的故乡,与九寨沟县山水相连接,总面积几百万公顷,保护区内地形复杂,土质结构属青藏高原东部的山褶深处,山势由东西倾,相对落差大,平均海拔2600米以上,年平均气温18℃。山高、涧深、人罕,是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居所,成立了多儿、阿夏熊猫保护区,保护区内苍山林海之中,环境十分幽静,区内约有熊猫40只左右,是全国重要的大熊猫保护区。这里具有原始天然林自然环境,滋育着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,纳天地之灵秀,成原始森林之宝,是动植物的天堂,生活着大熊猫、梅花鹿、藏羚羊、麝香等50多种国家一、二级保护动物,生长着金色大黄、朱琳、冬虫夏草和雪莲等上百种珍贵植物;原始森林中广布狼肚菌、灵芝草、木耳等珍贵菌种。这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,尤其,西部大开发后,这些天然水库又是招商引资的热点,天上飞的、地上跑的、地下藏的都是未开垦的处女地,给这里的经济收入注入活力,更有无可估量的开发价值。俄界是中国革命会址,在历史上颇有影响,1935年9月,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时,爬雪山过草地,红军来到俄界后,召开了中国历史上转折性的伟大会议,毛主席当时带领7000多红军,北上根据地,尤其,红军与国民党鲁大昌部队在天险腊子口鏖战一场,毛主席从茨日那村子指挥作战,经过浴血奋战,当第二天黎明的时候,红军胜利了,从此,攀岩飞栈过险境,在迭部这块地方上创造了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。改革开放的今天,红色文化又彰显迭部之魅力,开通了红色旅游线,使迭部的文化、经济又增新的篇章。 走进迭部的美丽,便进入了绿色的海洋,鲜花的世界,珍禽异兽的家园,物竞天择的氧吧,绿草如茵的广袤牧场,松涛怒吼的原始森林,纯洁甘甜的白龙江水,装扮得这方河山如诗如画,在中华民族的历史画卷中万古流芳,更具魅力的迭部,在改革开放的征程上不断发展壮大。